乾陵景区介绍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建立了“武周”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所以从埋葬者的身份来讲,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是两朝皇帝,一个“李唐”,一个“武周”,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帝陵。

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乾陵所在地梁山是由三座峰所组成,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巍峨的梁山主峰正好成为陵丘,梁上山脊正好成为神道,而山脊前端的两座山峰又正好成为陵园的天然门户,这真是太神奇了!更神奇的是,当您从东边遥望,乾陵的身影犹如一位美女静卧在天地之间,北峰最高,为睡美人的头;南二峰较低,为睡美人的胸,所以人们形象的说,武则天是头枕梁山,脚蹬渭水。同时,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山体,恰巧一代女皇武则天又埋葬于此,难怪有人说,在中国所有帝王陵中,只有唐乾陵可以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并驾齐驱。同时它又体现了中华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历代诸皇陵之冠。乾陵修建于盛唐时期,从公元684年开始动工,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至睿宗执政初期才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陵园地面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陵园内原有城垣两重,内城占地230万平方米,外城“周80里”。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发现有双重城垣的陵墓,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都城的整体格局。陵园占地约100余公顷,规模宏大,建筑富丽雄伟,石雕高大浑厚,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依山为陵的典范。如果说唐太宗的昭陵开创了“依山为陵”的先例,那么乾陵就是依山为陵的典范。乾陵陵园修建建时间长达57年,创建了一个围绕山峰安置陵寝的自然效果,奠定了唐代“依山为陵”葬制的基本模式,它包括内外两重城墙、一座陵寝、一对天然阙台、一条笔直宽阔的神道、对称排列的成组石雕和石雕群等,整个设计与周围的自然坏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后代帝陵尤其是明、清帝陵修建陵园时所效仿的对象。正如著名作家陈忠实所说:“只有当您站在汉武帝刘彻陵前时,才能感受到一代帝王的沉雄大气;当您站在乾陵通视司马神道时,才能体会到女人的伟大。”

一座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乾陵原有地表石刻一百多件,分布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其中113件集中在南朱雀门外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对称排列,有石柱(或称华表)、翼马、鸵鸟、仗马和牵马人、直阁将军、无字碑、述圣纪碑、六十一蕃臣像和石狮。它们以陈设位置的高低层次不同和数量的差异,组成了一组中国封建社会帝王陵园内最庞大的石雕刻群,代表了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和石雕刻艺术,所以乾陵又被冠以“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的美誉。

灿烂夜空中的一个巨大星团。千百年来,作为乾陵的主人武则天,历代史学家对她褒贬不一,她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不解之谜。诸如:她如何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她又如何能在一个几千年来由男性统治的世界里成为声威赫赫的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为什么又及身而止,不能传之后世呢?她推翻了李唐王朝,建立了武周政权,为什么李唐的子孙却始终将她视为自己的皇帝,对她尊奉有加呢?她留下的无字碑为何空无一字?……再如:武则天为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李治所修建的乾陵,为何将李治的《述圣纪碑》立在陵园神道的西边,而自己的《无字碑》却在陵园神道的东边?唐代其他帝陵均已被盗,为何唯独乾陵保存完好?乾陵“六十一蕃臣”再现了唐王朝的外交盛况,他们为何没有头部?……这一系列之谜围绕着乾陵,留给了世人无限的猜测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