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有内、外两道城墙,每一个方向都有一座城门,并且根据“四神”的称号命名: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青龙门、西为白虎门。

身临其境

道听图说

玄武门是陵园的北门,沿环山公路继续行驶至梁山正北,在公路南侧就是玄武门遗址,门外现存东、西排列两个阙台遗址,残高仅5-6米,阙台遗址以北原来有仗马三对,现存仗马两对,东西相对排列,东边还有石虎一尊,仗马和控马者石座各一件。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又名龟蛇,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方玄武于八卦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阴,四季中的冬季。

《淮南子》中记载的五兽之一,即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龙,又称天官五兽。

汉时谶纬学说兴起,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幽冥、壬癸、智德,汉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称执明神君,后为四圣之一的北极真武大帝(又称荡魔天尊),排名第四,乃水神之首。

旧貌新颜

不解之谜

考古工作者在乾陵陵园内城玄武门遗址发现,结合原存的一对石马以及陆续清理出的其它石刻残块,证实玄武门外设置的石像共有5对十只,比史籍记载的石像多了两对。

据乾陵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今年在陵园内城北门神道东侧发现前所未见的石刻底座,结合原存的一对石马以及陆续清理出的其他石刻残块,从而基本摸清了玄武门外石刻的组合,即从北向南应排列有5对石像生,各组石刻南北间距约16米,每一对石刻东西间距29米。东西间距即为北门神道,勘查发现有明显夯土痕迹,是为当时的神道路面。各石像生造型为:从北向南依次为三对石仗马及牵马石人、一对石虎及驯虎人、最南为一对石雕动物及牵控人。最南石刻位置发掘清理仅见掩埋于原地下的石刻基座两组4块,每组两块基座其一约为0.8米见方,一为1.2米×0.8米,可以推测正方形基座为石人基座,其上原本应有牵控人立像,而长方形基座其上原应有石雕动物。


第5组石雕是什么动物造型,目前因未见实物而尚不可知。据推测分析,此组石雕动物位置在石虎之南、更接近陵寝,故其形象应比虎更威猛、规格更高、仪态更神奇,但它肯定又不是狮子,因为在石像生之南约40余米的北门门阙之内已置有一对石狮子。这组神秘的动物石雕究竟是何等模样?考古人员目前还未在固有认识中搜寻到符合它身份的形象。


据以往史料典籍所述,唐陵在陵园北司马门均设置石雕仗马3对,意取“天子六驾”古制,谓为“六龙”,旧述乾陵陵园也如此。而如今的发掘成果却大出固有认识之外,陵园北门中出现石虎等石刻这一发现,即打破旧有北门石刻组合认识框架;最新发现的无名动物造型石雕,更是引人向神秘高深处探寻摸索。总之,这些最新发现,为重新考虑唐代帝陵北门石刻组合提供了新资料,将使今人对唐代帝陵石刻组合进行全新认识。


乾陵陵园北门神道的考古及保护已被有关部门所关注。从玄武门双阙向东西两侧外延10米、向北约200余米,是最新的研究及保护的地域范围。